误杀3变短剧更佳?反转过多恐成爽感堆砌

《误杀3》上映前,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样的调侃:“一次两次还能说是误杀,第三次了,明显就是谋杀吧?”这句玩笑话,道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:这部电影是否只是在前作成功的套路下重复,毫无新意?

这种担忧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,但也不完全对。电影确实在艺术性和创新性上并未有太大的突破,依然紧扣“父母为救子女”的核心主题,情感线主打下沉市场的情绪价值,反转和悬念是其最大的卖点。电影就像一个高速行驶的赛车,完全没有刹车,节奏快到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,反转一个接一个,人物越来越多,谜题越来越复杂,剧情却越来越简单直接,目的非常明确:让观众在快速的情节推进中不断被吸引,最终只剩下满足感和情绪的宣泄。

但另一方面,这部电影也并非完全依赖之前的套路,而是做了一些改变。剧情节奏加快了,反转增多了,人物也变得更多,谜题也复杂了,甚至在剧情简单直接的框架下,它依旧试图通过更多的层次吸引观众。然而,说实话,这种“追求快感”的做法,让我觉得——倒不如直接拍成微短剧。

尽管整部《误杀3》的时长接近2小时,但如果将它拆成十几二十个两三分钟的短视频,根本不会让人觉得违和。这种典型的微短剧风格,使得我在观看电影时,不断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就是:肖央饰演的父亲,焦急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,突然佟丽娅邪魅一笑;警察局里,众人围着案件焦头烂额,段奕宏露出那种会心的微笑;所有人都认为高捷才是幕后黑手,刘雅瑟突然邪笑,表情充满了反转的张力。

微短剧和电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如果回想起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经典电影,我们不难发现,它们通常能深刻地刻画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,展现多面的角色,而这恰恰是电影与微短剧最大的区别之一。电影需要人物有深度、层次,而微短剧则不需要。微短剧的时间短,情节简单,人物的“好坏”几乎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来一眼看穿。正因如此,微短剧的表演往往显得夸张、直接,几乎没有什么内心戏。而《误杀3》中的所有角色,都可以轻松地被分为正邪两个阵营——坏的极致坏,好得极致好,几乎没有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,也没有什么人性上的模糊地带。这种人物设定虽然容易吸引观众的情绪,但却让电影失去了应有的深度。

《误杀3》中的坏人没有像陈冲在第一部中所表现的那样有着细腻的内心挣扎。那时,陈冲饰演的母亲不仅在关爱儿子的同时,也展现了在面对亲情与正义之间的矛盾时的凶狠和毒辣。而在第三部中,人物的动机变得非常简单:反派就是坏,就是丧心病狂;而主角一心救子女,为了情感发疯。这样的人物设置虽然直观明了,但缺乏了情感和心理的铺垫,使得演员的表演虽然充满力度,却缺乏说服力,观众甚至会觉得这种表演过于做作。

缺乏内涵的电影,其实也失去了电影的精神价值。你可能会认为,商业电影不需要太多复杂的精神内核,关键是让观众开心。但即使是商业片,也需要具备一些思想深度。例如甄子丹的《叶问》,即便它是娱乐至上的武打片,但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武学的精神理念,比如忍让、谦逊、为国为民等。相比之下,《误杀3》虽然用“打击贩卖儿童”作为卖点,但实际上,这个社会话题对于影片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。影片真正关注的,还是一连串反转和悬疑的解答。至于背后带来的社会问题,影片根本没有兴趣讨论。

电影,如果一味地追求短视频的节奏,注定会失去它本该具备的魅力。真正的电影,应该有深度、情感和对人性的挖掘,而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爽感。否则,我们所看到的,将不再是电影,而是一个又一个“微短剧”版的娱乐消费品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