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特产,乡村振兴的金钥匙

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。正如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这句古话所言,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、区位优势、功能定位、产业基础,科学合理地布局发展“土特产”,才能发挥比较优势,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,从而让“土特产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。”这些“土特产”由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而成,能够成为当地产业独一无二的名片,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柱。这些“土特产”不仅经济价值高、带动效应强,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,还能够带动餐饮、旅游等配套产业的发展,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。同时,“土特产”还是践行“大食物观”的重要之举,不仅可以拓宽食物来源,还可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,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,让群众从“有得吃、吃得饱”向“吃得多样、吃得科学、吃得健康、吃得绿色”转变。此外,“土特产”还能够传承乡土记忆,在“土特产”出圈的过程中,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,让更多的人回味起乡土的美好。

立足资源禀赋,种下独一无二的“金种子”。我国地大物博,有2000多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“土特产”资源丰富。湖北秭归依托其日照时间长、土壤矿物质高、立体气候丰富的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脐橙产业,目前拥有40万亩脐橙种植面积,年产量达到100万吨,综合产值近200亿元。河南西峡香菇种植历史悠久,生产的香菇肉质紧实、口感爽滑,西峡把香菇产业作为富民“一号”工程,探索出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销模式,年产鲜菇30万吨以上,效益达30亿元……各地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,把“土特产”变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“大产业”。要运用精准思维,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“一村一策”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,宜耕则耕、宜林则林、宜牧则牧、宜养则养,选择最合适的特色产业,以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。同时,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,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以绿色低碳的方式发展“土特产”,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。

提高产品质量,育出货真价实的“黄金果”。“良工锻炼凡几年,铸得宝剑名龙泉。”只有经过千锤万凿、精雕细琢,才能够造就精品。吉林通过1项国际人参标准、15项国家标准、近50项地方标准、30项团体标准严格保障了长白山人参的产品质量;苏州通过人工育种、优化饲料、发布防伪标识、进行深加工等方式让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更多、品质更高、市场更广阔……由此可见,“土特产”就像璞玉,唯有进行精细地打磨和抛光,才能让“土特产”美轮美奂、光彩夺目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各地应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,采用更加科学、先进的种植、养殖、加工技术,用科技提升“土特产”的“含金量”,为“土特产”的发展赋能。同时,还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,农业农村、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抽查检查,严格落实从种植、养殖到进入批发、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,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

拓宽销售渠道,擦亮远近驰名的“金招牌”。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人们淹没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洪流中,有时反而不知道自己的身边有哪些“土特产”,成了“陌生的本地人”。如何让“土特产”走出大山、走出田野,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当地政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重庆成立“巴味渝珍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、开展农产品“三进”活动、参加大型展会等方式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宣传推介重庆名牌农产品,截至2023年11月,“巴味渝珍”已授权主体291家,授权产品713个,实现销售收入50余亿元。各地应树立互联网思维,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方式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的特色产品。可以同电商平台加强合作,通过领导直播带货等方式,开展线上销售,打破地域限制,拓宽产品销路。还应注重线下市场的开拓,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、举办特色产品推介会等方式,帮助“土特产”走出去,提高“土特产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“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”。“土特产”是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、是农民增收的“摇钱树”。让我们用心培育“土特产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从而带领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。